Journal of Chinese Integrative Medicine ›› 2004, Vol. 2 ›› Issue (3): 163-166.doi: 10.3736/jcim20040303
• Expert Forum • Previous Articles Next Articles
Mu-xin Wei1, Lan-fu Wei1, Bai-cang Zhou1, Guo-ping Zhao2
CLC Number:
[1] | 赵根生 . 试论消化动力中药[J]. 陕西中医函授, 1997,( 4):18-19 |
[2] | 杨德芝, 候静 . 三棱、莪术促进胃动力的应用[J].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, 2000,12(2):157-158 |
[3] | 魏兰福, 邹百仓, 魏睦新 . 莪术对大鼠胃动力影响的实验研究[J]. 湖南中医杂志, 2003,19(3):58-59 |
[4] |
魏兰福, 邹百仓, 魏睦新 . 莪术对实验大鼠胃动力的影响[J]. 上海中医药杂志, 2003,37(3):46-48
doi: 10.3969/j.issn.1007-1334.2003.03.019 |
[5] | 邹百仓, 魏兰福, 魏睦新 . 槟榔对实验大鼠胃平滑肌运动影响的研究[J]. 湖南中医杂志, 2003,19(2):66-67 |
[6] |
邹百仓, 魏兰福, 魏睦新 . 槟榔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模型大鼠胃运动的影响[J].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, 2003,11(1):6-8
doi: 10.3969/j.issn.1671-038X.2003.01.002 |
[7] | 张明发, 范荣培, 郭惠玲 , 等. 温里药对小白鼠胃排空及离体兔小肠活动的影响[J]. 中医杂志, 1984,25(12):63-64 |
[8] | 邹燕琴, 王汝俊, 赖天松 , 等. 枳实消痞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实验研究[J].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, 2001,12(3):221-223 |
[9] | 李涯松, 单兆伟, 沈洪 , 等. 和胃胶囊促胃动力作用的临床研究[J].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, 2001,21(7):498-500 |
[10] | 郑天珍, 李伟, 瞿颂义 , 等. 补气类中药对大鼠离体胃平滑肌条的作用[J]. 兰州医学院学报, 1998,24(3):3-5 |
[11] | 李伟, 郑天珍, 瞿颂义 , 等. 芳香化湿类中药对大鼠离体胃平滑肌条运动的作用[J]. 兰州医学院学报, 1998,24(4):6-8 |
[12] |
李建军, 杨小军, 轩原清史 , 等. 清胰汤对豚鼠离体结肠平滑肌收缩活动的影响[J]. 山东中医杂志, 2002,21(3):174-176
doi: 10.3969/j.issn.0257-358X.2002.03.030 |
[13] |
彭成, 张磊, 张利 , 等. 四逆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实验研究[J].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, 1999,22(1):39-41
doi: 10.3969/j.issn.1004-0668.1999.01.019 |
[14] | 陈红宾, 江京俐, 於兰 , 等. 4种山楂属植物的药理作用及其LD50比较[J]. 中国中药杂志, 1994,19(8):454-455 |
[15] | 余伯阳, 杨国勤, 王弘敏 , 等. 郁李仁类中药对小鼠小肠运动影响的比较研究[J]. 中药材, 1992,15(4):36-38 |
[16] | 遵义医学院急腹症研究组. 中药对家兔离体小肠运动的影响[J]. 新医药学杂志, 1976,( 12):39-43 |
[17] | 王庆国, 李宇航, 赵琰 , 等. 半夏泻心汤及其拆方对正常大鼠胃肠运动功能的影响[J].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, 2001,24(6):19-21 |
[18] | 张鸿婷, 付万发, 李延 . 胃动灵胶囊对大鼠胃排空和小肠推进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[J]. 中医药研究, 1999,15(2):41-42 |
[19] |
叶诚焯, 王万青, 柴可夫 , 等. 消痞舒胃口服液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实验研究[J]. 中国中医药科技, 2001,8(6):362-363
doi: 10.3969/j.issn.1005-7072.2001.06.010 |
[20] |
杨小军, 李建军, 魏睦新 , 等. 白芍总甙对豚鼠结肠平滑肌M受体作用的研究[J].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, 2002,22(1):22-24
doi: 10.3969/j.issn.1007-4368.2002.01.008 |
[21] | 村国均, 张志军 . 六君子汤对消化管空腹期强收缩运动的影响[J]. 国外医学·中医中药分册, 1993,15(6):9-11 |
[22] | 李玲, 谈斐 . 莱菔子、蒲公英、白术对家兔离体胃十二指肠的动力作用[J]. 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, 1998,6(2):107-108 |
[23] |
马晓松, 樊雪萍, 陈忠 , 等. 白术对胃肠运动的作用及机制的探讨[J]. 中华消化杂志, 1996,16(5):261-264
doi: 10.1007/BF02951625 |
[24] |
朱金照, 冷恩仁, 陈东风 . 木香对大鼠胃肠运动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[J]. 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, 2000,8(4):236-238
doi: 10.3969/j.issn.1671-038X.2000.04.020 |
[25] |
杨颖丽, 郑天珍, 瞿颂义 , 等. 青皮和陈皮对大鼠小肠纵行肌条运动的影响[J]. 兰州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 2001,37(5):95-97
doi: 10.3321/j.issn:0455-2059.2001.05.018 |
[26] | 王长洪, 陈多, 吴福春 . 旋复代赭汤对小鼠胃排空的影响. [A].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九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[C]. 1997. 137 |
王长洪, 陈多, 吴福春 . 旋复代赭汤对小鼠胃排空的影响[A].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九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[C]. 1997. 137. | |
[27] | 陈多, 吴春福, 王长洪 , 等. 旋复代赭汤促胃肠动力作用研究 Ⅰ. 对小鼠胃排空的影响[J]. 中药药理与临床, 1997,13(1):4-6 |
[28] | 王晶, 侯家玉 . 力胃颗粒对胃肠动力的影响[J].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, 2000,8(4):377-381 |
[29] | 任平, 黄煦, 谢良杰 . 四君子汤对脾虚模型大鼠胃动素及前列腺素E2含量的影响[J]. 中药药理与临床, 1994,10(6):7-8 |
[30] |
陈少夫, 李宇权, 何风云 . 木香对胃酸分泌及血清胃泌素、生长抑素、胃动素水平的影响[J].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, 1994,14(7):406-408
doi: 10.7661/CJIM.1994.7.406 |
[31] | 李桂金, 李保东, 冯小平 , 等. 胃舒康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血浆胃动素、血浆抗幽门螺旋杆菌抗体的影响[J]. 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, 1997,5(4):211-213 |
[32] | 次秀丽, 王宝恩, 郭昌燕 , 等. 厚朴对正常和内毒素休克大鼠胃肠电活动影响的实验研究[J]. 中国中医药科技, 1996,6(3):154-156 |
[33] | 孙维峰, 王小春, 韦嵩 , 等. 中药升降汤对小白鼠肠组织胃动素及生长抑素的影响[J].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, 1998,15(4):270-271 |
[34] | 李永渝, 魏玉, 李莉娟 , 等. 藿香、大黄等CCB中药影响胃肠运动的机制探讨[J].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, 1997,3(3):187-190 |
[35] |
朱金照, 冷恩仁, 陈东风 , 等. 15味中药促胃肠动力作用的筛选研究[J].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, 2000,22(5):436-438
doi: 10.3321/j.issn:1000-5404.2000.05.010 |
[36] | 朱金照, 冷恩仁, 陈东风 . 胃动素在大腹皮促动力效应中的意义[J]. 华西医药杂志, 2001,16(2):93-95 |
[37] | 魏睦新, 杨小军, 李建军 , 等. 白芍补益脾阴的脑肠肽调节机制[J]. 美国中华医药杂志, 2002,8(2):2-3 |
[38] | 朱金照, 陈东风, 冷恩仁 , 等. 胃肠道P物质、血管活性肽在中药大腹皮促动力作用中的变化[J].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, 2001,23(3):321-323 |
[39] |
尤胜义, 吴咸中, 刘满林 . 大承气汤对胆囊切除术后胃肠激素及胃肠运动的影响[J].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, 1994,14(9):522-524
doi: 10.7661/CJIM.1994.9.522 |
[40] | 谭余庆, 霍海如, 郭淑英 , 等. 桂枝汤对胃肠运动双向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 Ⅴ. 对血管活性肽的影响[J]. 中药药理与临床, 1998,14(4):1-3 |
[41] | 梁丕霞, 杨昭徐, 张绍东 , 等. 大鼠应激性溃疡与胃泌素、胰高血糖素和生长抑素的相关性研究[J]. 首都医学院学报, 1995,16(4):287-289 |
[1] | Ning Guo, Fei Wu, Mei Wu, Yuan Wang, Qing Lang, Xiao Lin, Yi Feng. Progress in the design and quality control of placeboes for clinical trial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.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, 2022, 20(3): 204-212. |
|